EN
AAiSS - Facebook Page
AAiSS - Instagram
AAiSS - Youtube
《師長見證成長》(訪問︰林素貞老師、陳偉聰老師、倫美玲老師及刁綺蓮老師)

校園藝術大使計劃中最關鍵的伙伴無疑是學校。以下幾間中學均自第一屆起就參加本計劃,且聽視藝科老師們在參與過程中的感想。

 

仁愛堂田家炳中學的林素貞老師,認為計劃與學校的視藝課程能達致相輔相成的作用,「我將『社區藝術地圖』活動放進課堂的教學設計中,除了藝術大使之外,其他修讀視藝科的同學都可以一齊參與。我也安排在校內展示製作成果,讓所有老師和學生都可以分享。」

 

該校位於屯門山景邨,地圖的主題是「山景好聲音」,林老師介紹:「透過這地圖,帶領人去到不同地方,停下來聆聽各種聲音:大自然的聲音、鬧區的市聲等,鼓勵大家除了用眼,也多用另一個感官--耳朵,去認識這個社區。」她還有一個很妙的構想,就是希望未來可以由這班同學拿著這份地圖,帶領中一的新同學親身走一次這路線,不單只用眼看,更是實在地去認識自己的社區。

 

 

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書院的陳偉聰老師,也認為「社區藝術地圖」這個活動讓同學可以走出校園,更貼近社區,明白到創作與生活息息相關:「同學都很熱心積極,但也會碰壁,有時會太大想頭,這時我就要提醒他們適當地分配時間和資源。」

 

陳老師談到計劃對大使的幫助:「同學有機會接觸不同的藝術家及其他學校的藝術大使,可以擴濶視野,有新的衝擊,我也不想他們只留在視藝室中閉門造車。」

 

他認為大使的身分令同學更有使命感、更有主動性,令老師好似多了兩個小助手般,「由零到完成一個大項目,我看到同學們的成長,變得更富責任感和領導才能,又會互相鼓勵。計劃除了在藝術範疇讓他們有所得益之外,對他們的個人成長也很有幫助。」

 

 

 

對於計劃的效果,心光學校的倫美玲老師有一番深刻的體會:「作為視障學校,我們對於視障同學通常會較著重觸覺的訓練。但藉著參與校園藝術大使的活動,兩位大使可以認識到更多朋友,接觸到更多不同的媒介,這些經驗都可以帶回來與其他同學分享,令大家對藝術有更全面的認識。」

 

倫老師記得在第6屆嘉許禮中,該校大使劉亦強要與羅乃新一起合奏表演,由於預備時間匆促,而他只能靠聽來記譜,過程真的很具挑戰性。但倫老師認為這是一次很好的磨練:「這樣他才會知道一山還有一山高,以後會更加專心練習。」

 

學校對大使的參與亦十分支持,「我們會盡量安排大使在完成功課後便可以練習樂器,也鼓勵他們多表達當中的得著,與人分享。」

 

 

倫老師記得在第6屆嘉許禮中,該校大使劉亦強要與羅乃新一起合奏表演,由於預備時間匆促,而他只能靠聽來記譜,過程真的很具挑戰性。但倫老師認為這是一次很好的磨練:「這樣他才會知道一山還有一山高,以後會更加專心練習。」

 

學校對大使的參與亦十分支持,「我們會盡量安排大使在完成功課後便可以練習樂器,也鼓勵他們多表達當中的得著,與人分享。」

 

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的刁綺蓮老師,認為藝術大使就像是校園內的藝術種子:「我鼓勵他們多學些東西、開闊眼界,然後回來與其他同學分享。有些大使日後真的選讀與藝術相關的科目如服裝設計、藝術教育等。他們其實都是一些種子,令原本沒有太大信心的視藝科同學,看到這些成功例子都能得到莫大鼓勵。」

 

在社區藝術地圖的活動中,刁老師看到同學們學懂如何消化和篩選資料,在意見不同時又如何磨合:「他們發現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去看自己的社區,例如有一組將天水圍的西鐵軌跡造成可以衝出社區的方向,反映出他們有信心走出社區。同學都很正面地看自己的社區,並非如他人眼中的悲情城市。」

 

刁老師榮獲計劃的「傑出藝術教師」,她最關注同學能透過藝術有所成長:「藝術是很廣濶的、跨學科的,我希望同學能夠藉著學習藝術了解自己、建立信心、發展才能,找到自己的方向。這份正面積極的心態,也成為推動他們學業上進步的力量。」